格雷厄姆策略

作者:时到量化发布时间:2023-5-16

一、格雷厄姆策略及其原理

格雷厄姆(Graham),全名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生于1894年,逝世于1976年。他是著名的价值投资者,也是巴菲特的老师,是投资价值取向的奠基人之一。他最有名的著作是《证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和《聪明的投资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他的投资哲学强调通过深入研究公司的基本面和财务状况,寻找低估值的的股票,从而获得长期的资本增值。他的理论被誉为“价值投资”的代表性理论之一,为投资者和学者所广泛关注和研究。

格雷厄姆将价值投资的核心原则概括为寻找低估的公司,并确保该公司的基本面和财务状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他的具体实践包括选择具有稳定盈利、股价低于公司每股净资产、财务状况优良、市场地位稳固等特点的股票。同时,要严格把控买入价格,确保安全边际,以防止市场波动影响投资收益。最终实现的目标是通过持有这些股票,实现长期的稳定增长,并以合理的价格卖出。


二、格雷厄姆经典价值十法
格雷厄姆经典价值策略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关注投资价值,有五条准则用于表现价值要求,另一方面关注安全边际,有五条准则用于表现安全要求。
整个十条准则中包含了对估值、股息率、成长性、偿债能力、股价泡沫等多个维度的衡量。十条准则要求股票具备合理估值和稳定较好的成长性,类似GARP的基本思路,另一方面通过偿债能力、有形资产等衡量,要求企业具备健康的财务状况和应对危机能力,大幅降低了踩雷、泡沫破灭等大风险事件。

1、价值五法
A. 股票的盈利回报率(市盈率倒数)应大于美国AAA级债券收益的2倍。例如某只股票的市盈率为10倍,则盈利回报率为10%,如AAA债券收益率为4%, 则该只股票的盈利回报率满足条件。
B. 股票的市盈率应小于其过去五年最高市盈率的40%。
C. 股票派息率应大于美国AAA级债券收益率的2/3.
D. 股价要低于每股有形资产净值的2/3.
E.股价要低于每股净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总负债)的2/3.

2.、安全五法
A. 总负债要小于有形资产净值。
B.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要大于2
C. 总负债要要小于净流动资产的2倍
D.过去10年的平均年化盈利增长率要大于7%
E 过去十年中不能超过2次的盈利增长率小于-5%。

上述十条准则有两点需做说明:第一、十条准则非常清晰明确,均为可直接量化实现的准则。每条准则具有明确的量化描述和判断条件,除个别部分需对中国市场调整外,我们的回测严格按照十条准则复制,不存在需主观判断而不能量化的准则。第二、格雷厄姆认为,可以完全满足这十项准则的公司越来越少了(1976年,美国),因此只要有股票能同时符合价值五法及安全五法中的任一项,即可视为具备投资价值。因此我们按这个思路,从以上价值五法和安全五法中找出适合我国股票的指标,进行量化选股,因为上市公司财报每个季度更新一次,所以我们可以每个季度更新符合该策略的股票,我们用每年的第一季度公司财报来做历史回测,沪深两市近10年符合要求的股票数如下表所示:

2013

Q1

2014

Q1

2015

Q1

2016

Q1

2017

Q1

2018

Q1

2019

Q1

2020

Q1

2021

Q1

2022

Q1

44

90

21

48

10

59

284

369

271

336


三、格雷厄姆策略实盘验证
格雷厄姆策略提供了明确的建仓时机,但并没有严格说明卖出的时机,因此,时到量化根据该策略的思想,结合我国A股的情况,给出四种卖出时机,分别从持有1年卖出,翻倍卖出,市盈率超过历史80%卖出,一直持有这4个维度来制定卖出策略,下图1展示了这4种卖出时机下的总收益率情况。

格雷厄姆策略

3

从上图3能看到,策略在震荡市场能跑赢基准,且回撤幅度并不大,整体而言,表现中规中矩。因为格雷厄姆策略本质上主要是买低估的股票,等待均值回归,从而获取超额收益,对股票的基本面反而不太关注,所以整体上涨幅有限。所以有些聪明的投资者会问,如果在该策略的基础上加上对股票基本面的考察,收益率是不是更好?时到量化认为,理论上应该更好,读者可以自行测试,期待各位的反馈。


四、格雷厄姆策略的最大风险
格雷厄姆策略的核心是买入被低估的股票,这也即是说,当一只股票的价格跌到足够低的时候,格雷厄姆会去抄底,然后耐心持有,等待这只股票的价格均值回归后卖出获利。但当遇到极端情况时,股票可能一跌再跌,持续下跌,那么这个抄底策略会让资金回撤严重。而格雷厄姆本人,在1929-1932年美国大股灾期间,用他的抄底策略,损失惨烈,濒临破产。1929年初他负责的250万美元的资金,在股市下跌期间,持续抄底,然后持续亏损,到1932年,账户净值只剩下30%,面对亲朋好友询问,格雷厄姆泪如雨下,但仍然无济于事。格雷厄姆无疑是投资大师,但也马有失蹄的时候,证券投资面前人人平等,每一位投资者都须如履薄冰。格雷厄姆的这一次重大失败不单单是由股灾造成的,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抄底,还是带杠杆的抄底。因此,我们在用他这个策略的时候,要尽量避免极端亏损情况的出现,这里我们提供2个方法,一个是分散投资,一个是严格止损。对于分散投资,我们建议资金最好平均分配在不同行业的十只以上的股票中,这样即便一只股票股价归零,对整体资金的影响也有限。对于严格止损,一般而言,我们建议本金损失20%以上即可分批止损,当然这个止损线可以因人而异,有些风险偏好小的投资者,在本金损失5%的时候即开始分批止损,这取决于每个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


五、格雷厄姆策略使用方法
时到量化实现了格雷厄姆选股策略,该策略会在每年更新该年度经过格雷厄姆思想筛选出的沪深市场的优质股。且经过十年回测证明长期持有该类股票十年可以获得超过上证指数和中证指数的收益率,若配合卖出择时在合适的时机卖出将会进一步提高收益率。

使用方法一:到股票策略栏目,找到格雷厄姆策略,点击查看买入股票,程序会自动筛选出符合格雷厄姆策略的股票,这些股票是被相对低估的股票。

使用方法二:对这些股票分散建仓,一般建议可以投10支左右股票,然后持有,可在股价翻倍或者持有一年后卖出,同时制定严格的止损线,坚决止损。

这里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我们在回测过程中,是对符合该策略的所有股票进行建仓,建仓的所有股票中,一定会存在亏损的股票,这是正常现象。因为该策略并不能保证购买的每只股票都是盈利的,因为存在购买的股票本身在经营上存在问题,导致股价持续下跌。所以需要用户自己配合使用止损策略,比如某只股票本金亏损20%后即可坚决止损,这样即便某只股票股价归零,也不会太大的影响整体资金情况。

六、格雷厄姆策略风险控制
毫无疑问,一个策略当中,最重要的莫过于风险控制部分,风控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再去考察该策略的收益。我们通常用波动率来描述风险,降低您交易系统的波动率,便可以降低风险(降低非系统性风险),比如一支跌幅50%的股票比跌幅20%的波动率要大,风险也更大。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降低交易系统的波动率最简单可行的办法,我们认为比较可行的是分散投资和固定跌幅止损这两种使用较为普遍的方案。

分散投资,两层含义,一是持股要分散,比如持有10-30支均等仓位的股票。从统计学上来讲,随机抽样持有10支能拟合70%的A股走势,持有30支能拟合90%的A股走势,这个结论的证明过程我们不在此展开,我们直接使用结论。二是持仓股相关性要尽量小,比如不建议持有的股票全是同一个行业,比如全部持仓股都是新能源板块,或者全部持仓股都是医疗板块。因为如果持有同一板块或者相关性很强的板块,会导致涨跌同步,账户净值波动剧烈,很难降低风险。同理,我们也不建议集中持有相关性很高的上下游行业,这类行业相关性比较强,同涨同跌,如果持仓股集中在这类行业,账户净值同样会有较大波动,风险较大。

固定跌幅止损,也是一个常用的止损方式,因人而异,能承担较大波动的投资者,可以把止损位定在-15%--- -20%,即本金损失15%即开始止损。这样即便买的所有股票都跌20%,账户整体净值最大跌幅也只有20%。注意这里是本金损失15%即开始止损,而并非资金回撤15%开始止损,这两者有本质区别。

巴菲特有句名言:投资股市第一条准则是保住本金,第二条是保住本金,第三条是记住前两条。在投资过程中,要尽量控制风险,避免损失本金。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巴菲特深知其中的道理。只要保住了本金,那么,随着时间的增长,对投资领域理解逐渐深入,可以认为赚钱的概率会越来越大,赚钱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没有风险控制的交易系统,犹如开汽车没有刹车,出事故是个大概率事件,可能有极少数人能平安降落,但那并不代表大多数的情况。所以,我们会在每个策略里面反复强调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如果您要在实盘中测试我们提供的策略,请您务必首先做好风险控制,避免本金发生大的回撤,请您对自己的测试行为负责,盈亏自负。

七、格雷厄姆策略总结
格雷厄姆策略是一种基于价值投资的长期投资策略,注重寻找低估值的股票,关注公司基本面和财务状况,并分散化投资,长期持有,避免过度交易。因为该策略的本质还是在股价低估时抄底,所以,除了寻找低估的股票之外,最重要的便是控制资金的回撤幅度,甚至可以说,只有事先做好了资金回撤管理,才能考虑抄底,需要提前制定好严格的回撤止损线,严格的分散投资方法,之后再考虑用格雷厄姆的抄底策略。